影響紫外線殺菌效果的幾個因素
通過對紫外線消毒效果幾個因素的研究和探索,我們發現廣東星普功率高強度紫外線紫外線燈的應用優勢非常實用。
紫外線劑量
紫外線劑量是衡量紫外線消毒消毒過程的重要指標,通常以紫外線劑量=強度(mw/cm2)x時間(s)計算。紫外線劑量越高,殺菌效果越好。但紫外線消毒是有一定限度的,它不能超過限度,額外殺滅微生物的性價比高。紫外線消毒常用劑量為30~45 mJ/cm2。一般情況下,主要考慮紫外線劑量效應的影響,考慮紫外線強度和照射時間對消毒效果的影響可以發現,對于不同種類的微生物,兩者的影響是不同的。研究表明,在相同的情況下,紫外線劑量會更好地滅活高強度的紫外線。對于真核酵母細胞,接觸時間更有利于滅菌。
水質參數——粒徑分布
粒徑分布對紫外線消毒效率的影響。粒徑<10um的顆粒,紫外線更容易穿透,殺菌所需的紫外線劑量低;在10~40um粒徑之間的紫外線可以穿透唄,紫外線需求量相對增加;且尺寸>40um的粒子很難被紫外線穿透,對紫外線的要求很高。因此,對出水進行二次過濾操作,可以去除大顆粒,增加紫外線的穿透力,從而提高消毒效率。
光活化
紫外線消毒是一種物理消毒技術。處理過的污水離開消毒反應器后,一些微生物在可見光下,在光體內酶的復活,連接在一起形成單體二聚體解聚,從而恢復其復制能力,這種光現象稱為復活。有些細菌在沒有光的情況下,也可以進行自我修復,即黑暗復活。根據目前的研究結果,復活光是大多數微生物修復的主要方式,也是主要的防治目標。紫外線消毒劑可增加排放量控制條件,與其他化學消毒劑聯合抑制光活化現象。